天问开展《围城》读书会

作者:管理员

编辑: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3日

点击次数:

521日下午两点半田家炳教育学院206室,天问读书沙龙的成员们围绕着钱钟书的《围城》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这次读书交流会还特地请来了文学院的黄晓华老师共同参与探讨,分析了抗日战争背景下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讨论开始之前,成员们在探讨的方向上发生了些分歧,黄晓华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读书不要一味求新,比起想破脑袋去另辟蹊径,还不如把书读好读透来得更为踏实。这个提议让大家都颇为赞同,而读透《围城》这本书,最重要的当然是理解“围城”这一意向。众所周知在钱钟书的这本书中,围城这个意向是用来来指代生活中的某种境遇,就像最经典的那句话说的一样,“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文学院的向佩佩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里的“围城”可否直接理解为“困境”?与此同时文学院的刘海佳也表明自己的一个观点:“围城”除了阻碍,也许还有保护的作用存在。对于这些观点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围城”并不仅仅是一种困境,有些时候它阻止了城外的人不至于受到城里世界的伤害,有些时候它为城里的人提供了相比城外更好的待遇。“围城”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关键要看面对它的人是谁。而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围城”带给他的阻碍就远远大于保护。从整本书讲述的他的大部分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生几乎是从一座围城再走到另一座围城的过程。在这一基础上,大家又开始试着找出书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围城”,而除了方鸿渐以外,又有那些角色是城里的人,哪些是城外的人。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所有人纷纷陷入了思考,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书中描述了婚姻、留学、阶层、职业等各种各样的围城。这些围城贯穿于每个人生活的始终,无论是书里的人物还是现实的生命,都在城里城外的迷宫里行走着,有的乐在其中,有的苦苦挣扎。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被评为描绘出市井百态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当我们读完整本书时,真的会为方鸿渐和他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际遇感到同情而无奈。

但方鸿渐作为小说主人公,拥有这样的人生境遇也必然有其原因。在讨论为何他一生会遇到如此多的“围城”时,有人说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导致:对爱情犹疑不决,没能力,不上进,所以才往往在婚姻事业的道路上受挫;还有的人提到“多余人”这一观点,指出他与社会格格不入,被“围城”所排斥,所以无论城里城外他都是不被需要的人。黄晓华老师引导我们发现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文化原因。当我们将目光着眼于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时,我们发现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而方鸿渐等人作为留洋归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深深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冲撞的一种矛盾。就像书中最后一句话写到的“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不仅指的是旧式时钟,还指的是在改革浪潮中摇摇欲坠的传统落后文明,指的是生长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承接了所有文化错位和矛盾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期待与恐惧以及那份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缺失了归属感,所以他们走到哪儿都是一座“围城”。

“心不得安,无往而不是围城。”

这是黄老师给这次读书会最终的结束语,寥寥数字,却让在场的人感思良多,久久无法平静……这场读书会中大家学到的不仅是对《围城》别开生面的见解,更重要的是读书的方法和治学的态度,黄老师在读过《围城》十几年后仍然能记忆犹新,对其中的思想侃侃而谈实在让我辈折服。

电话:027-8866246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 学院公众号

  • 学校公众号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