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学生创新团队举办论语读书会

作者:管理员

编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2日

点击次数:

 

天问学生创新团队举办论语读书会

410日晚,天问学生创新团队在教育楚才学院206室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来自楚才学院、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读书爱好者们就《论语》这本书展开读书交流。

            

本次活动中,参加人员共同阅读了论语第四章“里仁”的部分内容,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诵原文和译文,其次对其中较为生僻或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最后再根据原文内容进行讨论。由于大家手中的《论语》版本不同,钱穆、朱熹、杨伯俊等大家对论语均有不同的理解,阅读过程中还对各个版本进行了对照,通过讨论得出最恰当的注释与译文,并揣摩圣人得出言论时的思想动机。此外还大量引用其他书籍做论据,如谈到“仁者”与“知者”的区别时,历史学院的大四学生杨洪周以罗尔斯《无知之幕》为例,通过其中所描写的人物来更好的解释“知者”形象。与会人员或因观点不同而激烈争论,或因言语风趣而会心大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是一次愉快的思想交流。

当读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一句时,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周章坤将“里仁为美”与“买房子要选一个风水好的地方”相联系来帮助理解,简单却不粗暴。而对于这一句孔子关于住处的讨论,杨洪周提出孔子的“吾欲居九夷”与之对比,他认为孔子说这句话的原因是“改变不了现在,去改变夷”,而周章坤则认为这是孔子对现状不满、“发牢骚”的表现,揣摩圣人思想动机、换位思考,这不失为理解的一种好办法。

而对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一句,又与同时期的苏格拉底相联系,苏格拉底认为,评价一个人不能看他对我的评价怎么样,而要看他对人怎么样。这种抛开自我、与主观情绪分离、“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评价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纷纷表示“此为仁者行为”。

通过本次讨论,大家对“里仁第四”中的一些言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识,对于当初阅读时的疑惑也都形成了较为满意的答案。(通讯员刘文斌)

 

电话:027-8866246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 学院公众号

  • 学校公众号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