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教育学院、楚才学院以“坚定信仰,力推创先争优;学生主讲,对话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教苑讲坛”之“实践归来话成就”系列报告会在学院报告厅拉开帷幕。首讲团队指导老师沈华教授、院团委杨德津和杨邦老师出席了报告会,来自两个学院的80多名学生参与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杨德津老师代表学院作了发言,他详细的介绍了开展此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教苑讲坛这一平台源于我院党建品牌活动——教工党员创先争优阳光行中的‘活力行动’,是提倡师生互讲的学术交流平台,之前主要是由党员教师和研究生主讲。”杨老师在讲话中谈到,“今次我们借用这一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基础将本科生引为主讲人,主要出于两个方面原因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发挥这些暑期社会实践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本科生创先争优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敦促实践团队完善实践报告、形成成果发表,备战明年的‘挑战杯’,又可以在与同学们分享实践成果的过程中,实现实践和研究经验的传递和传承,对激发学生实践创新兴趣,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首场报告由10级心理学专业张弛、张二虎两人主讲,他们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成本”进行了解读。暑假期间,他们的团队深入到武汉、黄石、随州、荆门、鄂州、孝感、黄冈七个地区的城镇和乡村,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走访生源地贷款办公室等形式获取了大量的有效资料,后期他们利用spa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报告会上,主讲人利用数据处理得出的各类图表直观的给大家展示了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城镇与农村之间费用的差异,并针对如何降低生源地贷款办理成本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汇报结束后,团队指导老师沈华教授对该团队的工作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该团队成员的辛勤工作和实践成果,并和主讲人一道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据悉,教育学院、楚才学院的22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轮流登上讲台,整个活动将持续至本学期末,学院有意于将本科生主讲推向常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