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晚,受湖北大学楚才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钟年教授莅临“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课堂,给同学们做了题为“社会热点与社会心理学——由弯弯、魏则西、雷洋等案说开去”的专题讲座。
7点未到,许多来自本院和其他学院的同学都早早来到教室,满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钟教授的到来。当钟教授在本课程任课教师张继涛老师的陪同下,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步入教室时,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钟年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要从事文化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民俗研究》、《心理学报》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2008年被海选为武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伴随着台下再次响起的热烈掌声,钟教授带领大家开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社会心理学之旅。
首先,钟教授由前段时间发生在北京和颐酒店的“弯弯事件”讲起,心理学里面有个概念叫做“记忆效应”,也即后面的事情会被前面的事情覆盖。但是人的记忆有两个特点,不可靠和容易被改变。钟教授问同学们,“由弯弯事件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在下面踊跃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钟教授一方面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另一方面又从女性权利、社会冷漠和社会心态等方面做了补充。在简单回顾近期发生的几起社会热点问题后,钟教授又问道:“为什么像弯弯,魏则西,雷洋这样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呢?”同学们的讨论依旧热烈,钟教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跟大家一起回忆起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同时也比较了马克思和马林诺夫斯基的需求观。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最基本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现在普遍面临着安全的需求,比如食品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等等,这几起事件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就是因为公众对自身安全普遍感到担忧。
随后,从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发生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38人目睹酒吧经理被杀而无人救援的轰动事件出发,钟教授引出了“旁观者效应”理论,并引用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以及心理学家的实验来佐证“旁观者效应”的真实性。钟老师就“旁观者效应”的成因、后果及影响与在座的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同学们踊跃提问,钟教授耐心作答,讲座逐渐进入高潮。
最后,钟教授强调,心理学家仅仅解释事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心理意识,只有这样,旁观者效应才会式微。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光领略了钟教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收放自如的名家风范,同时也被钟教授心系社会,情系人民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据悉,为争创一流本科,楚才学院加大了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师生中倡导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名家进课堂。“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课程积极响应楚才学院的号召,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通讯员: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