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南京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大儒”云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中国港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科举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此举行的“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研讨会”。教育学院教授李木洲、我院14楚才文科班学生唐宇聪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提交了会议论文。

研讨会主要探讨科举文化对全球“为国求贤”人才选拔机制及教育、文化、政治等的影响,并专题讨论科举文化与南京城市文化、江南贡院研究等话题。上午十点,大会正式开幕,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市委常委李江新及秦淮区的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荣休教授李宏祺等诸多教育名家围绕江南贡院的保存与演变、科举评价学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后,日本学者三浦秀一、韩国学者郑正英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
下午两点,大会进行分会场讨论环节。唐宇聪与李木洲于第四分会场作《科举制兴废的人学视角》的主题报告,基于“人、环境、制度”三维对科举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报告结束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杨齐福作出高度评价,认为该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极具研究意义。”
据悉,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于2005年首次举办。之后每年一届以上,由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考试管理机构、科举博物馆等轮流举办。每届研讨会究科举制与科举学有关的一系列专题,从理论与实践、制度与文化、活动与思想等视角展开全面考察和深入探讨,并吸引大批国内外学者与会,已成为多学科学者互相切磋、交流科举研究成果的平台,是一个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系列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