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淇凯,我院2013级楚才理科班、数学专业的学生,2017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曾获得过湖北省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对于他的经历,可以用“有目标、有良师”来概括。

有目标则心无旁骛
今年九月份的新学期,郭淇凯将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模糊数学与智能计算专业。
考研非易事,而能够从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保研与推免的资格更是困难。郭淇凯认为,对于学习与保研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目标。“在思想上,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选定自己想去的学校和方向,只有有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朝着这一方向努力”,郭淇凯说。为此,在大三下学期,他便开始准备夏令营所需要考察的专业知识。因为数学方向的夏令营需要考察《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所以他每天除了上新课完成作业每天都要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复习是必要的”,他说。
从保研结果出来,到真正毕业、去到新学校之间,有一个将近一年的空档。郭淇凯并没有因为已经保研而懈怠放松。提前学习研究生的课程、读专业书籍文献、写论文,以及在周末时间去做中学数学补习的兼职,这一年他过得非常充实。谈到未来的打算,他希望可以读到博士,并可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郭淇凯说:“其实现在做的事情都是在为自己以后的目标而努力。”
遇良师可指点迷津
“认真、温和”,是郭淇凯的同学对他一贯的评价。他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为之后做科研项目打好基础,但由于当时知识量的局限性,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大二做第一个科研项目的时候,郭淇凯就犯了难:想做一点有价值的项目,但学习深度不够、知识面也不够宽。所以他选择了求助导师彭志纲。“他建议我先从我力所能及的题目开始,不要想一次就有很好的成果。”郭淇凯说,“我听从了他的建议,选择了一个中学数学研究的课题 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科研论文,发表在《中学数学》杂志上。”有了这第一次科研的经历,郭淇凯表示,他以后科研的想法和创新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由于在理科班中,郭淇凯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竞赛加分与其他同学相比并不占优势,他的优势只体现在成绩上,因而能否获得推免资格成为了郭淇凯保研北师大的一大障碍。“结果也确实如此,我是我们班的“候补第一名”。得知结果的他很是焦急,结果一公布就给自己的班主任杨德津老师打了电话了解情况。杨德津老师在电话里耐心的向他解释了“候补”的意思,并表示说院里一定会尽力争取名额。经过班主任老师的安慰和解释,他暂时安下了心,最终也有惊无险的成功保研。
“大学老师不同于中学,他们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随时监督你的动向,而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指点迷津的作用。”郭淇凯说起两位老师很是感激。
对于未来,郭淇凯有自己的打算,对于学弟学妹们,他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认真读书,并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对他而言,大学生活应是多姿多彩的,多去体验不同的事物,之后才不会后悔。